經濟日報記者洗碗機 鐘華林
  “這一大片都是usb我們寶龍家庭農場的,總共有782畝。”趙學剛邊說邊抬起手臂划了個圈兒,“我18歲就出去打工,差不多20年了。前年,我的老挑(連襟)楊波約我一起回村種地,說現在種地有‘搞頭’了,我就回來了。”3月14日,記者在四川成都新津縣寶墩村見到趙學剛時,他正在油菜田裡忙活著。
  這些年在農村採訪,見到的多是老人小孩,趙學剛這樣的青壯年農民很是少見。記者在採訪中得知,楊波與趙學剛年齡相仿,回村前已經融資是一家大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員,年薪一二十萬元。說起如今種地的好處,楊波分析得頭頭是道,“現在種地補貼多,只要規模上去了,管理上去了,收益就能上去。”
  2012年9月,楊波和趙學剛約上村裡一位種田“老把式”,一起承包下兩個搜尋行銷村流轉的土地,去年8月又在當地率先註冊成立了“寶龍家庭農場”。
  “第一年農場就有了收益。”楊波說,“當鋪除去各項成本,加上政府的補貼,純收入有30多萬元,不比在外打工差。”
  新津縣農業發展局副局長白偉介紹說,這兩年全縣涌現出一大批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,這些大戶、農場主大多是年富力強、回鄉創業的打工者。這些青壯年農民的“回歸”,讓人看到了糧食生產的希望,“誰來種地”、“怎麼種地”等問題有望逐步化解。(原載3月20日《經濟日報》1版)  (原標題:種糧有“搞頭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q86vqfeh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